【榜样的力量系列报道】最佳科研创新个人 马睿婷——“精准用药”的科研之路
发布日期:2025-01-17
医学科研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的。作为药师,马睿婷深知这个道理,对患者用药做出准确判断和监测,减少因个体差异化带来不耐受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总之只要对患者病情有益就值得做科研。

在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工作的岁月里,马睿婷与血药浓度检测团队累计研发75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检测方法。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临床监测需求,目前血药浓度的日检测标本量在华北地区居于首位,日检标本量300—400份。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一法测多药的方案受到西部精神药物委员会给予肯定。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马睿婷倡导并实践将基因组学应用于药物反应预测,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预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实现精准用药。

她的研究成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精神障碍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她主持了中药蒙药研发和保护项目,先后参与并主持完成了蒙药线叶菊从药材质量标准,有效成分研究,指纹图谱,制剂的研发等科研项目,并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发表相关论文。在这个基础上,马睿婷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此申请了专利保护,为中蒙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味檀香治疗抑郁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一种治疗血脂异常蒙药的临床研究”等,血药浓度研究,黄厚止泻滴丸的物质基础研究。申请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脂异常的蒙药,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制药用提取设备。她以极大的热情推动药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交叉合作,推动了精神科科研创新的深入发展。

在学生时期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20年党龄的“老”党员马睿婷深刻的理解作为党员的意义,凡事要做好表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的科研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挑战、不断攻克难关的道路,她以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对精准用药事业的执着追求,为医院精准用药研究和临床治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