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响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的号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第三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于9月29日深入对口的武川县医院,了解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医疗服务方式。10月14日由我院医生王毅、贾俊岗、张校苹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奔赴武川县,对所辖16个乡镇和武川县医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医疗队成员一个月的巡回服务和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助力基层医院严重精神障碍能力提升,服务基层群众,推进“健康内蒙古”“健康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
以下是医疗队成员的工作纪实,简单的笔触记录着巡回医疗队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
今年10月,我(张校苹)和另外两名同事(王毅和贾俊岗)有幸参与了巡回医疗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助力武川县医院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能力。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医疗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更见证了基层群众对于精神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我们谨以此文记录此次下乡及入户工作的点点滴滴。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我国一些基层医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精神健康服务资源仍然处于匮乏阶段。为帮助当地解决这一问题,我院精神科巡回医疗团队踏上了前往武川县下乡入户的征途。
此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许多村庄位于偏远地区,车辆难以直达,只能徒步前行。有时,为了到达一个村庄,我们需要翻山越岭,耗费几个小时,山里气候变幻不定,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山风凛冽,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山里的风硬啊”。医疗队人员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一句“穿双舒服的鞋、多加一件厚衣服就坚持过来了”,艰难的环境虽然考验着医疗队人员的体力,但更锤炼着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山区群众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照顾照料患者的知识相对滞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精神分裂患者。我们在武川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访了住在山神庙村的这位患者,跟随患者的姐姐一路爬山,前往患者家中。患者生活环境不好,家里生活用品少,且长期受精神症状支配,表现紧张、害怕,甚至不愿为我们一行人开门,在姐姐的劝说下勉强将门打开。在与患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总感觉即将有战争发生,还用锤子将石山开凿出4-5米见方的石窟,战争发生时自己将会躲在里面。在我们问到他与周围邻居相处情况时,患者说自己可能有危险,所以经常是将自己反锁在家中,而且耳边经常有声音议论自己,吵的心烦、睡不着觉。患者姐姐也表达了难处,患者经常与家人发脾气,有时还会冲动打伤家人,劝说服药也不能配合,只能将药偷偷混于水中。弟弟几乎没有生活能力,三餐都需要她送过来。
了解了这些情况,随即,我们在患者家中开展了现场诊疗工作,评估患者的病情后,给予了用药意见,并指导家属如何护理患者,并在武川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协助下,为患者做好就诊及残疾鉴定前准备工作。
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共走访了武川县境内10个乡镇,入户43户,开具诊断及筛查122人。对当地群众进行了精神健康筛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些潜在冲动风险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同时,我们还为群众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巡回医疗工作得到了武川县各级医疗部门的帮助及支持,同行们也对我们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切实为病患家庭送去温暖,受到病人及家属的赞扬。
这次的巡回医疗工作是难忘的,更是意义非凡的,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我国基层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尚待提高,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更加坚定了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决心和信念。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不断优化和改进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将会携手共进,持续探索和实践更加科学、高效且贴近群众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我们也将积极倡导并参与各类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活动,帮助基层群众提高精神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让他们的生活能多一些关怀和美好。